数字资产分析师(HKCDAA)资格认证考试大纲
(HKCDAA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Level - 1)
1.数字资产特性与类别
- 1.1.数字资产的基础与特征
- 1.1.1.区块链的定义
- 1.1.2.区块链核心特征
- 1.1.3.区块链的分类
- 1.1.4.智能合约与可编程资产
- 1.1.5.数字资产发行方式
- 1.2.比特币
- 1.2.1.比特币的诞生
- 1.2.2.比特币的工作原理与经济模型
- 1.2.3.比特币的扩容与比特币生态
- 1.2.4.比特币矿业
- 1.3.其它数字资产类别
- 1.3.1.NFT
- 1.3.2.迷因币
- 1.3.3.DePIN 代币
2.公有区块链与智能合约
- 2.1.公有区块链的特点
- 2.2.公有区块链共识机制
- 2.3.以太坊公链运行机制与智能合约
- 2.3.1.以太坊的诞生与运行机制
- 2.3.2.智能合约的基本原理
- 2.3.3.以太坊代币标准与资产模型
- 2.3.4.以太坊虚拟机(EVM)与账户体系
- 2.3.5.以太坊Gas费机制与交易执行
- 2.4.以太坊公链扩容与跨链机制
- 2.4.1.以太坊扩容与Layer 2解决方案
- 2.4.2.跨链技术与互操作性
- 2.4.3.跨链资产安全与多层网络隔离
- 2.5.Solana公链运行机制
- 2.6.DApp的架构与运行机制
- 2.7.预言机系统结构与共识机制
- 2.8.区块链主要安全风险
3.稳定币与RWA代币化
- 3.1.稳定币的特点与类别
- 3.1.1.稳定币定义与特点
- 3.1.2.法币资产支持型稳定币
- 3.1.3.数字资产支持型稳定币
- 3.2.典型稳定币
- 3.2.1.USDT
- 3.2.2.USDC
- 3.2.3.USDS(原名DAI)
- 3.3.RWA代币化的概念与特征
- 3.3.1.RWA代币化的定义与价值
- 3.3.2.RWA代币化的技术工具与支撑平台
- 3.4.RWA代币化主要类别
- 3.4.1.商品代币化
- 3.4.2.债权代币化
- 3.4.3.股票代币化
- 3.4.4.基金代币化
- 3.4.5.其它资产代币化
- 3.5.RWA代币化的核心要素
- 3.5.1.RWA代币发行结构设计
- 3.5.2.链下资产向链上映射机制
- 3.5.3.监管与合规要点
4.数字资产现货交易
- 4.1.中心化交易所与市场主要参与者
- 4.1.1.中心化交易所定义与特点
- 4.1.2.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产品
- 4.1.3.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币
- 4.1.4.数字资产交易体系主要参与者
- 4.2.现货交易规则
- 4.2.1.现货交易规则
- 4.2.2.常用挂单方式与订单管理
- 4.3.数字资产杠杆交易
- 4.3.1.杠杆交易规则概述
- 4.3.2.杠杆交易功能启用与管理
- 4.3.3.杠杆倍数与保证金
- 4.3.4.杠杆交易平仓方式与风险管理
5.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
- 5.1.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平台
- 5.1.1.数字资产衍生品概念与特点
- 5.1.2.数字资产衍生品平台及产品
- 5.2.数字资产合约交易
- 5.2.1.合约交易概述
- 5.2.2.合约类型
- 5.2.3.杠杆倍数与保证金
- 5.2.4.下单方式与止盈止损设置
- 5.2.5.资金费率机制
- 5.3.数字资产期权交易
- 5.3.1.期权交易规则概述
- 5.3.2.期权类型
- 5.3.3.持仓管理与结算
- 5.3.4.期权的定价原理
- 5.3.5.期权交易风险管理
- 5.4.数字资产量化交易
- 5.4.1.算法做市策略
- 5.4.2.套利策略
- 5.4.3.市场微观结构策略
- 5.4.4.吃单策略
6.去中心化金融(DeFi)
- 6.1.DeFi概念与协议分类
- 6.1.1.DeFi的定义与特征
- 6.1.2.DeFi 协议主要类别
- 6.1.3.DeFi协议关键指标
- 6.1.4.流动性挖矿与Yield Farmig
- 6.1.5.DeFi安全风险
- 6.2.去中心化交易(DEX)与做市机制
- 6.2.1.去中心化交易所定义与特点
- 6.2.2.去中心化现货交易与自动化做市商
- 6.2.3.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早期资产
- 6.2.4.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
- 6.2.5.NFT交易
- 6.3.去中心化借贷
- 6.3.1.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基础与核心机制
- 6.3.2.闪电贷
- 6.4.其它DeFi协议
- 6.4.1.收益聚合器
- 6.4.2.Staking与Restaking
- 6.5.DeFi治理与DAO
- 6.5.1.DAO基本概念
- 6.5.2.DAO治理核心机制与关键原则
- 6.5.3.DeFi治理代币与经济模型
7.数字资产投研分析
- 7.1.宏观经济与数字资产
- 7.1.1.通货膨胀、货币政策与数字资产市场
- 7.1.2.商业周期与数字资产市场的联动
- 7.1.3.数字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相关性
- 7.2.区块链链上数据与市场信号
- 7.2.1.链上数据与行为追踪基础
- 7.2.2.常用链上数据分析指标
- 7.2.3.交易所指标
- 7.2.4.市场情绪指标
- 7.2.5.链上指标应用场景与风险预警
- 7.3.代币经济模型
- 7.3.1.代币经济模型概述
- 7.3.2.代币分发机制
- 7.3.3.代币供应与解锁
- 7.4.数字资产投研分析要点与定价评估
- 7.4.1.项目核心竞争力
- 7.4.2.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
- 7.4.3.数字资产定价评估
- 7.5.数字资产价格技术分析
- 7.5.1.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
- 7.5.2.K线图与趋势识别
- 7.5.3.主要技术分析指标
8.数字资产的组合配置与资产管理
- 8.1.数字资产的投资组合配置
- 8.1.1.数字资产收益率与现值终值
- 8.1.2.数字资产风险度量与风险偏好
- 8.1.3.现代投资组合理论
- 8.1.4.投资组合配置与再平衡
- 8.1.5.投资分析的主观偏差与概率估计
- 8.2.数字资产基金与主题股票
- 8.2.1.数字资产基金与信托
- 8.2.2.数字资产市场指数
- 8.2.3.数字资产ETF的主要类型
- 8.2.4.数字资产ETF产品
- 8.2.5.数字资产ETF相关风险
- 8.2.6.数字资产主题股票
- 8.3.数字资产的资产管理
- 8.3.1.投资人类别与适当性
- 8.3.2.数字资产资管产品
9.数字资产的保管、托管与安全
- 9.1.钱包的使用与管理
- 9.1.1.数字资产钱包的基本概念
- 9.1.2.钱包地址的密码学原理
- 9.1.3.钱包的使用场景
- 9.2.钱包类别与特征
- 9.2.1.冷钱包与热钱包
- 9.2.2.硬件钱包
- 9.2.3.非托管钱包与托管钱包
- 9.2.4.多签钱包与MPC钱包
- 9.2.5.分层确定性钱包
- 9.3.智能合约安全与审计
- 9.4.数字资产常见操作风险
- 9.5.数字资产安全防护关键策略
10.数字资产合规与职业道德
- 10.1.数字资产会计核算
- 10.1.1.数字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审计意见
- 10.1.2.账务管理与流程规范
- 10.2.数字资产监管与合规关键原则要点
- 10.2.1.KYC与反洗钱
- 10.2.2.资产安全与数据保护
- 10.2.3.其它关键要点
- 10.3.中国香港数字资产监管制度
- 10.3.1.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机构
- 10.3.2.《证券及期货条例》与《打击洗钱条例》的总体要求
- 10.3.3.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要求
- 10.3.4.对虚拟资产投资基金的监管要求
- 10.3.5.对券商及其它中介机构开展虚拟资产相关业务的监管要求
- 10.3.6.香港稳定币监管要求
- 10.3.7.对开展代币化证券相关业务的监管要求
- 10.4.全球其它国家与地区数字资产监管
- 10.4.1.美国对数字资产的监管
- 10.4.2.欧盟对数字资产监管
- 10.4.3.新加坡对数字资产监管
- 10.4.4.日本、韩国、阿联酋等地对数字资产监管
- 10.4.5.国际组织对数字资产的监管要求
- 10.5.注册数字资产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与专业行为规范
- 10.5.1.职业道德守则与专业行为规范总体要求
- 10.5.2.职业操守与关键行为准则
- 10.5.3.高级管理层的责任
(最后更新时间:2025年6月22日)